6月16日上午,连云港市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4家单位进行相关通报。市检察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何建明通报了全市检察机关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创新做法以及成效等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何建明代检察长在通报中指出,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检察机关深入学党史、守初心、担使命,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司法为民的实际成效。
群众安全无小事,检察机关始终把维护群众安全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深化提前介入上级院把关、一体化办案等机制,提起公诉涉黑涉恶案件5件23人。切实保障群众“脚底下的安全”,深入落实高检院针对窨井盖问题发出的“四号检察建议”,出台十项措施,向相关部门制发7份检察建议,推动整改问题窨井盖、消除安全隐患982处,让16052个窨井盖有了“身份证”,在全省检察机关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深入开展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活动,着力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农民工“讨薪难”,共摸排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线索419件,涉案4万余人,通过支持起诉、参与调解等方式,帮助农民工追回欠薪3600余万元,有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大力推进公益诉讼,当好公共利益代表。共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76件,同比上升60%,提起公益诉讼12件。连云区检察院创新劳务代偿方式,起诉《民法典》实施后全国首例以劳务代偿方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海州区检察院对辖区63家文保单位和14处革命遗址遗迹进行全面巡查,制发5份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推动修缮2处文保单位和1处烈士陵园,为千年海州古城筑牢“法治城墙”,检察日报、最高检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多次报道。
深入开展集中治理重复信访专项工作,通过领导包案、一案一策、公开听证等有力措施,切实回应群众诉求,化解信访矛盾,维护和谐稳定。目前全市涉检重复信访化解率已达82%。如最高检督办的姜某申诉案,连云区检察院检察长包案并主动到扬州、常州向申诉人当面释法说理,赢得信访人对检察工作的理解,表示息诉罢访,使这起持续4年、多次到省检察院、最高检申诉的重复信访案得到圆满解决。
对轻微刑事案件坚决摒弃够罪即捕、一诉了之,积极探索创新案件办理、矛盾化解新模式,通过释法、说理、融情,努力促成案件双方达成和解,使被害人得到赔偿,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从轻处理,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今年以来已促成刑事和解61件,全省第一。省检察院在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传推介我市检察机关刑事和解工作模式,并联合省司法厅向全省推广。
着力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为刑事被害人“雪中送炭”,共对52人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65.7万元,同比增长28.8%。灌云县检察院联合21家相关单位在全省首创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机制,省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推介该院经验做法,检察日报、新华日报等媒体报道。
如该院在办理的一起交通肇事案,被害人茆某被撞成重伤,其丈夫和儿子分别患有脑梗和唐氏综合症,犯罪嫌疑人无力赔偿,使其家庭雪上加霜。该院及时启动多元救助机制,不仅为茆某一家送去3万元救助金,而且帮助办理了五保、低保手续和残疾证,不仅解除燃眉之急,而且提供长期保障。
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扎实开展“精准普法月月行”活动,通过案例宣讲、公开听证、巡回法庭、播放普法短视频等方式,就防范电信诈骗、非法集资、保健品诈骗等发放宣传册,现场答疑,送法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军营,已开展普法活动88场,受众百万余人,着力提升群众法治观念。3月19日,赣榆区检察院在办理一起非法采矿案中,根据当地群众意见确定环境修复方案,并在案发现场开展精准普法活动,既维护群众权益,又提升办案效果,百万余名网民观看网络直播,检察日报、中国长安网等媒体报道,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记者:请问检察机关在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方面有哪些规范性要求?
何建明:谢谢您的提问。为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检察机关全面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即,七日内程序性回复。自收到群众来信之日起七个工作日以内必须作出回复:本院依法受理的,要告知受理情况;属于本院管辖但材料不齐的,要告知来信人补充材料;属于其他人民检察院管辖或移送其他单位处理的,要告知移送情况。三个月内答复办理结果。三个月以内不能办结的,依照有关规定延长办理期限,并告知来信人。所涉事项重大、疑难、复杂,在延长期限内仍不能办结的,应当每个月答复一次办理进展情况。目前,我市检察机关“七日内程序性回复率”“三个月内办理结果答复率”均达100%。